Post

小县城是否高消费迷局

小县城是否高消费迷局

Perface

北漂回小县城有感而写。 作为自媒体博主,有粉丝关注,做出爆款视频之后,便有了流量,有流量就能变现(怎么变)。根据她之前的言论以及过往发视频的频率,可以推测,这一波必然是炒作。

真实情况

从这件事情的背景分析,从大城市精打细算消费,到了小城市反而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花钱非常随意,没有顾虑很多。这个视频中必然是为了制造对立,绝大部分是再夸大,小部分是事实。

事件存在的原因和分析

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这件问题的本源不难得到一些比较稳妥的原因。首先是大城市中有资源丰富,竞争激烈,往往精打细算能够得到不错的收益,并且大城市的生活的便捷程度远超过小县城,因此较少存在小县城中的一些商品流通中的一些可以牟利的环节,从而价格公开透明。

同时两者的本身存在的阶级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有句古话说的好:“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比较多数的本地人一般都有一些错综复杂的政府关系,他们的出身就明显比哪些远走他乡的人在本地生活中能牟取到更多的利益,往往他们看起来的工资不算高,但是隐形福利,隐形工资往往无法计量。他们往往披着小县城青年工资低廉的外壳,实际上比较富有愿意花钱,因此会给人一种低工资高消费的反差,刺激人们的眼球。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伴随着中国的大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策略,以及一系列的扶贫措施,乡村飞速发展,小县城的容貌相较数年前来说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如果长期在外漂泊容易对小镇的发展存在刻板影响,就像回老家一刚开始的陌生感一样,会本能的认为小镇的水平不应该和自己离开的时候相差较大。同时在小县城中,地方政府为了搞业绩工程,往往容易在大型商场往往和政府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对于大型商场的租金相对不低,同时在小县城中大商场聚集了较多的具有消费需求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希望可以大赚一笔,作为实现人生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因为竞争不激烈,导致出现小商家成本高,毛利高得局面。

心理学角度

另外一方面,在北京海淀大城市工作中的人,首先能力非常强,如果给定时间,他们愿意或者说更轻松的能薅到羊毛,他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相对来说非常发达,因此找消费券或更便宜的商品沉没成本相对来说比小县城的小很多。 大城市中的人虽然工资相对较高,但是其他住房,饮食成本相对较高,使得他们的生活成本较高,同时背负房贷等贷款压力,所以他们对于工业品的价格希望找到价格最实惠的一部分。而对于小镇青年来说,另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人情面子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他们似乎更有攀比心理,更情愿多花一些钱少丢一些脸面。 同时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同时资本在互联网投资的狂热,催生出一种消费主义横行的社会风气,似乎只有消费才能带来快感,你消费你才是上帝。

同时我们产生这种高消费的认知,往往出于我们以偏概全的心理特点。因为本来博主能在一线城市中能够比较体面的生存下来,表明我们自身的能力如果放到小县城中去,也属于佼佼者,所以与博主交流的人大多都是小县城中比较优秀的一波,因此他们的阶级更符合本地望族。只关注他们的消费水平,忽略县城中的大多数人,仅从个体的水平推及到大部分县城人都是这样,似乎有失偏驳。

短视频爆火分析

事件矛盾点

首先时间上刚好是春节,恰逢所有人都回家或在回家的路途上,表现在自己工作地方和定居地方的矛盾。第二个是刚好踩在了我们刻板印象上的矛盾,视频的现象与一般人的小镇贫穷惯性思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在外打拼和本地躺平之间的矛盾。

观众群体分析(博主人设)

爆火视频的受众,当然是广泛的大多数,必须有群众基础才能成为爆款,但是我们线分析一下博主之前的人设。

首先,她的个人履历是小县城教师的独生女儿,早年应当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渥。但是之后仅考上了中山大学阿拉伯语系,最后毕业之后作为摆烂青年去应聘小县城的中学教师【大材与小用之间的矛盾】。最后还去英国留学一年,学习传媒专业,花光家里40w积蓄【水硕与学校排名高之间的矛盾】。 还参加相亲节目,以及发求偶搞怪视频,营造搞笑单身女的人设。

因此她的主要受众是:

  1. 现实受挫,想回到家乡躺平的小镇青年。
  2. 想找但没找到对象的单身青年。
  3. 在网上无聊的搞笑乐子人。
  4. 想要挣扎一下去留学的小镇青年

观众情绪分析

视频大多数受众都是底层或者中下层的人,他们大多有自己失落的遭遇,而这个视频对小县城高消费的批判的给了他们非常大的共情。 同时作为县城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官商勾结也是当今社会非常容易引起民愤的现象。对这些的指责往往代表最朴素的正义。 同时问题的角度并没有很深奥,没有从经济,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分析造成县城欠发达的原因。

最主要的还是给相应普通受众,给那些在外拼搏一年回到家乡,却仍然生活沉闷,受人歧视的沉默的大多数极大的共情。同时集中了所有人的发泄口,从而成为爆款视频。

整体评价

从作者的经历来看,这应该是单纯的炒作,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分享。她前两个月去景德镇学陶艺,并且发视频的频率也是每月发一个,表明他并不知非常重视频道的运营,应该是单纯的想通过自媒体搞钱

而且可以猜测到,这个视频的文案应当是博主签约的MCN机构经过多次修稿,其内容的矛盾点非常多,同时议题设计的门槛非常低,普罗大众也能参与讨论与转发。

头脑风暴

自媒体的运营策略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 人设要非常鲜明
  • 受众要广泛,最好假设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 议题要有矛盾,要有对立,可以炒作。有冲突才好涨粉
  • 出镜表面形象要好

自媒体如何变现?

  • 高价值用户,瞄准普遍中产
  • 变现方式:
    • 广告推广
    • 平台激励

一方面,对于博主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传奇,本来一个优渥的家庭,各方面背景在相亲市场上应当是极具优势的。 另外一方面,其个人经历也是过于理想主义,难以自己的许多行为ROI基本为0的。去英国留学学习传媒纯属一年签证的旅游行为,消费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